我國在積極開拓天然氣管線進口渠道,進口天然氣的價格也備受業(yè)界關注。上月底,中亞—西氣東輸二線工程干線投運,中石油人士向媒體表示,中亞天然氣到達新疆霍爾果斯的價格為1.2元/立方米。圖為該工程示意圖。 (CFP 供圖)
中化新網訊 在全球通貨膨脹日益嚴重的今天,0.74元實在是微不足道。但就是這不起眼的0.74元,卻卡住了中俄兩個大國的天然氣合作談判。俄方要價和中方出價的差額折合成人民幣是每立方米0.74元。
當6月15日胡錦濤主席開始訪俄時,業(yè)界都期待中俄天然氣合作能列入雙方合作的項目清單中。但隨著俄羅斯總統(tǒng)梅德韋杰夫正式確認“中俄天然氣價格談判將被推遲”,宣告已經談了多年的中俄天然氣貿易談判失敗。
其中的關鍵就在于雙方價格上的這0.74元的差別。
根據中俄雙方政府此前達成的共識,未來30年內俄羅斯將通過東西兩條管線每年向中國輸送6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其中,西線即來自西伯利亞的天然氣管線將在中國新疆的阿爾泰入境,從2015年開始向中國輸送天然氣,每年達到300億立方米。東線起自科維克金,從中國東北入境,年供氣量約380億立方米。
目前代表兩國進行談判的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和中石油的報價分別是每千立方米350美元和235美元,相差115美元,合每立方米約0.74元人民幣。以此計算,在30年合作期內將總共產生超過1000億美元的差價。
俄方:不能賣低于供歐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