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進一項燒杯技術成就一個氫能產業(yè)
中靖氫能生產的氫能發(fā)電系統(tǒng)。
一袋方便面作料似的制氫劑,放入一杯自來水中,就能源源不斷輸出電流。這個“奇跡”正在鎮(zhèn)江市一家名為中靖氫能的企業(yè)中,被演繹成一個前景無限廣闊的新能源產業(yè)。
5月中旬,首批248萬元的“863計劃”專項經費,從科技部轉入中靖公司賬戶,這意味著中靖的制氫技術及氫能源開發(fā),已獲得國家最高科研計劃的認可。而在三年前,當中靖公司前往韓國與相關研發(fā)者簽約時,后者擁有的還只是一項“燒杯技術”。從一項科學實驗到一個高新產業(yè),中靖氫能走出了怎樣的成功之路?
氫能發(fā)電設備
市場供不應求
在中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大的廠房內只有少量的工人和設備,顯得十分空曠。“我們有3條自動化裝配生產線正在研制之中,兩個月后將組裝到位,屆時生產能力將大幅提高。”公司董事長王紀忠介紹。
王紀忠的話透露出中靖公司當前發(fā)展的一些消息。首先,公司目前的部分產品,主要還是人工裝配,生產能力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其次,產品的生產設備也需研制,可見相關產品實屬前無古人的創(chuàng)新。
事實也正是如此。位于丹徒高新技術產業(yè)園的中靖公司,目前圍繞氫能源研發(fā)生產的相關產品,全部屬于高新技術產品。“我們的制氫劑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而氫能發(fā)電設備在全球也是首屈一指。”王紀忠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