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27日,安慶石化煤氣化裝置實現(xiàn)了A類連續(xù)運行185天驕人業(yè)績。這是截至目前,殼牌煤氣化裝置連續(xù)運行的最新全球紀錄,創(chuàng)造了世界性“粉煤氣化”課題的奇跡。
從荷蘭娶進的“洋媳婦”為何能在江淮大地頻頻創(chuàng)造出世界奇跡?10月29日,記者來到安慶石化,探秘“油改煤”背后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探訪:粉煤氣化裝置“身高”百米
29日下午,記者從化肥部辦公大樓出來往西,步行5分鐘就來到生產廠區(qū)。在這里,每天有來自各地的2000噸粉煤經(jīng)過氣化處理,最終成為老百姓熟知的“雙環(huán)牌”化肥尿素。
“在生產尿素的同時,還承擔著向煉油裝置供氫,向丙烯腈裝置供氨以及應用熱電廠電力和蒸汽產品等整體物料平衡的任務。”安慶石化化肥部黨總支書記郭巖松對記者說。
下午3點半,進入生產廠區(qū)時,天空下起小雨,細雨洗刷下整個廠區(qū)格外干凈,人行道兩旁參天古樹整齊的排列著,古樹的掩映下,近100米的粉煤氣化裝置拔地而起,從荷蘭殼牌公司引進的重達520噸的粉煤單爐就置于此內。
據(jù)介紹,安慶石化煤氣化裝置,是我國首批引進5套殼牌粉煤氣化裝置之一,也是世界上首批將粉煤氣化技術應用于煤化工領域合成氨裝置之一。
不過,令記者沒有想到的是,如此龐大的“煤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