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變”油,乍看一字之差,實則要經(jīng)歷煤化工國度的千山萬水。
南非沙索爾公司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起探索煤制油技術,歷時半個多世紀、分兩期建成了當今760萬噸/年的規(guī)模;由萬余個裝備、組件構成的煤制油鏈式反應中,多項關鍵技術掌握在國外巨頭手中;從國內16萬噸/年到400萬噸/年,油品合成、氣化裝置等成幾何倍數(shù)放大,世界范圍內無經(jīng)驗可循……
這些,注定了煤制油項目建設將在世界煤化工領域開啟一場巔峰對決。
中國式煤制油“心臟”:登頂世界“最大”
神華寧煤400萬噸/年煤制油項目,肩負著部分大型空分、氣化爐反應器、工藝壓縮機、流程泵及閥門等37項主要技術、設備和關鍵材料的國產化重任。
其中,負責油品合成、被稱為煤制油“心臟”的費托合成反應器則是需要跨越的....